海外侨胞:中国奥运健儿展现从容自信 团结奋进的中国形象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 李濛):巴黎奥运会近日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创造了在境外参加夏季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广大海外侨胞倍感鼓舞和振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日前特举办“顽强拼搏 公平竞争 友好交流 共创佳绩——巴黎奥运会华语海外受众交流会”。邀请多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共同回顾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的难忘瞬间,畅谈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大家表示,中国奥运健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从容自信、团结奋进的中国,一个可敬、可爱、可亲的中国。
澳大利亚最西澳文化传媒CEO王世龙在交流会上发言时说,巴黎奥运会上,活泼、幽默的“00后”中国运动员“圈粉”无数。从“快”人快语的潘展乐,到被称为“小孩姐、小孩哥”的黄雨婷、盛李豪,再到又一次上演“水花消失术”惊艳全世界的全红婵……他们掀起的青春风暴,令人赞叹不已。
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共和国国民之星金质勋章获得者柳旭日说,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赛场外的魅力风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更自信,更从容!这是中国奥运健儿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巴黎大学在读博士、策展人、艺术史教师秦语泽女士表示,广大中国网友观看比赛时的真诚暖心之举也令人难忘。“遇到中国队在优势项目上与金牌失之交臂时,更多的中国网友在表达安慰和鼓励,大家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阿联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志祥表示,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的每一次拼搏、每一份坚持,都在书写着新时代的体育传奇,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希腊中希时报总编辑汪鹏表示,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持续发展,体育人才也不断涌现,年轻的运动员们用自信与从容诠释中华体育精神,同时也为奥林匹克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赛场上,中国健儿也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新西兰国家歌剧院华人歌唱家、新西兰华星艺术团团长李芬女士说,看到花样游泳比赛中,中国选手从泳衣、头饰设计,到婉转悠扬的“中国风”音乐,还有融入咏春拳的动作,以及甲骨文“山”字造型,中国选手们带来的“中国风”让世界各地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爱尔兰新岛传媒CEO孙敬女士说,奥运成绩直接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群众体育的根基越扎实,竞技体育就越有底气,体育强国建设就越有支撑。
意大利华人作家胡兰波女士说,在奥运五环旗下,运动员们相互交换金属徽章,赛后击掌拥抱、相邀合影、热情互动,中国体育健儿们在巴黎奥运会上写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表示,赛场内外,中国运动健儿胸怀祖国、勇于追梦、书写友谊,让世界看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更感受到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美国美东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说,中国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正是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的鲜明写照。
西班牙中欧科技创新交流协会荣誉主席韩杰表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如今,竞技体育成就与全民健身成效交相辉映,绘就中国体育事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德国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荣誉主席冯定献说,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海内外中华儿女将以体育健儿为榜样,顽强拼搏、奋发进取,让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焕发新时代的灿烂光辉!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华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若侵犯版权,请联系美国华商网编辑删除,争议稿件请发邮件至594958710@qq.com。
-
“月满中秋侨韵福田”福田区侨联举办弘扬嘉庚精神暨2024中秋联谊主题活动
9月10日,月满中秋侨韵福田福田区侨联弘扬嘉庚精神暨2024中秋联谊主题活动在集友银行深圳分行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 [详细] -
中非携手 共创未来 海外华侨华人共话中非合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举办的中非携手 共创未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海外华媒交流会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高楠、张意、李 [详细] -
海外侨胞:中国奥运健儿展现从容自信 团结奋进的中国形象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 李濛):巴黎奥运会近日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创造了在境外参加夏季奥运会的 [详细] -
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庆祝活动在纽约举行
2024年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塞拉利昂共和国常驻联合国 [详细] -
第八届臭氧医学高峰论坛在泉城举行
4月12日至14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臭氧医学高峰论坛在山东美丽的泉城济南盛大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了近三百位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