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

“钻石公主”号隔离一周后 船上情况加剧乘客不安

发布时间:2020-02-15 15:46:30

  “钻石公主”号邮轮隔离一周后 船上多种情况加剧乘客不安

  截至2月12日,停靠在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感染者174人,其中包括数名船员。此外,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12日宣布,另有1名检疫官确诊感染。

  从2月5日船上出现确诊首例感染者起,“钻石公主”号上的乘客被要求在邮轮的房间内进行隔离,至今已整整一周。伴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留在船上的乘客与船员显得愈发不安。

  “商业内幕”网站(Business Insaider)11日报道,船上的印度籍船员公开呼吁,请求印度政府对他们施以援手,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那些健康的人应该被允许在感染冠状病毒之前下船。

  而船上出现的一些情况,更加重了这种不安。

  卫生环境不如人意

  在此前的采访中,公主邮轮公司在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关于如何保障船上乘客正常生活的问题时表示,隔离期间船上宾客会待在各自舱房内。他们每日的餐饮由船员直接送至舱房。在船上履职的船员都是通过日本厚生劳动省检测的。此外,新的一批补给,包括口罩、宾客所需的医用药品、食物等很快将又横滨补给上船。同时,钻石公主号通过每日船长广播也会告知船上宾客此次疫情的最新进展和船上的相关措施。

  但这些措施并未令乘客满意。

  10日,日本共同社发文称,“钻石公主”号上的一名男性乘客控诉,“船上的生活环境急速恶化,乘客不安情绪高涨”。

  这名男性乘客告诉共同社,他的房间已近一周未打扫和更换床单了。此前接受过澎湃新闻采访的船上日本乘客Daxa亦发推文证实了这一点:“(隔离期间)客房服务员不会进行室内清洁,每人有两套床单和毛巾,但即使送去清洗,最短也要72小时,或者自己用分发的洗涤剂清洗。”

  此外,也有乘客抱怨客舱的环境太过逼仄。一位美国乘客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解释过去几天一些乘客的生活情况时说:“想象一下被困在你的浴室里。”

  一名匿名的邮轮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公主邮轮公司的邮轮客舱面积相对大2-3平方米,但还是狭小。邮轮航行期间本应一天换两次床单,但在当前情况下,频率肯定会降低,加上乘客待在房间里的时间久了,使用率高,房间内的卫生肯定会受影响。

  物资补给或有困难

  除了卫生状况,船上的物资补给能否保障供应也引起了一些乘客的忧虑。

  一名乘客日前告诉“商业内幕”网站(Business Insider),她正在囤积水和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另一名年长乘客戴着口罩,在船舷上挂出写着“药物不足”的日本国旗向外求助。

  “不仅不卫生的状况在持续,而且据称医疗支援也不足够,”上述共同社报道中的那名男乘客称,船上乘客一致要求派遣医疗专家、护士及保健师。

  关于医药品不足问题,据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截至9日,邮轮上的乘客共提出约1850人份的药物申领要求,截至当天已有约750人份(药品)被搬入船内。对其余部分也将抓紧安排。

  日本《朝日新闻》11日的报道也提到了药物不足的问题,一名54岁的女性乘客高烧38.5度,但还是等了3个半小时才得到治疗,且只是给她开了tamiflu这种治疗流感的感冒药。

  据上述匿名的邮轮从业者介绍,通常邮轮会额外储备7天的物资,以防突发情况,7天过后,就需要公主邮轮公司协调各方补充供给了。

  应对措施相对滞后

  此前,公主邮轮公司在回应如何在隔离期间保障乘客心理健康的问题时表示,已向乘客提供了电视直播、多语种电影和报纸、免费网络和电话服务,以及多种适合舱房的娱乐活动,并正在为每位乘客争取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

  日本乘客Daxa在11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现在在心理援助方面,已经有了电话咨询,“但能不能接通我就不知道了”。

  那位向共同社爆料的男性乘客也指出,虽然船上设有听取乘客要求的窗口,“但推诿搪塞,应对不恰当。”他已向邮轮上的日本厚生劳动省志愿者要求改善目前状况,并称“他们优先应对了病毒,但欠缺对于老年人、残障者及患病人士的关怀,应对举措迟缓滞后。”

  其实,“钻石公主”号所属的公主邮轮公司及日本政府也正在致力于应对疫情。但从公主邮轮公司先后多日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询问的内容来看,邮轮公司能够自主采取的措施有限,除了确保船上物资供应外,在直接针对疫情的处理中,多以“与权威卫生机构紧密协作”为主。作为承担了大部分疫情应对责任的日方“权威卫生机构”和日本政府,在面对一些乘客“全员检疫”、“登岸隔离”的呼声时,亦有力所不能及的难处。

  据央视新闻12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10日已开始研究,是否要让部分80岁以上的高龄者、一些本身患有疾病的乘客,以及部分因为长时间隔离产生心理问题的乘客提前下船。不过到11日,这个“研究”还没有定论。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华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若侵犯版权,请联系美国华商网编辑删除,争议稿件请发邮件至594958710@qq.com。